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熊永俊: 乡村振兴人才回流至关重要

发布日期:2025-03-25 13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71

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,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,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,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。

2025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,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,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
“作为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,我听后深有感触、倍受鼓舞。”近日,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广水市十里街道办事处村党支部书记熊永俊说。

对话熊永俊。

九派新闻:请你介绍你为本届两会准备的建议内容?

熊永俊:我今年建议国家从强化政策扶持、加大资金投入、强化科技支撑、培育龙头企业、加强品牌建设等5个方面进行帮扶,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,此外,我也对农村目前面临的空心化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。

九派新闻:您是怎么样关注到农村空心化问题的,做了哪些调研工作?

熊永俊:因为我是农民代表,常年生活工作在农村,我们那边所有的农户和合作社,我就都深入进行过调研,对我们当地的情况非常了解。我这边情况稍微好一些,得益于产业环境的改善,现在村里已经有一部分年轻人回流了。农村空心化这个现象其实很早就有了,但到这段时间已经越来越严重,村里面乡村没有产业,留不住人了,现在都是老人小孩在村里生活,这是不利于乡村振兴的,周边越是没产业的村镇这种问题越严重。说实在话,在这块我们看在眼里,难受在心里。

观音村的“观音花海”。图/受访者提供

九派新闻:近年来,你所在的观音村基础设施、产业和环境都得到了大幅改善,在吸引年轻人返乡方面,您有哪些具体的观察和体会?

熊永俊:观音村过去交通闭塞,经济落后,后来,村党支部见穷思变,大胆探索,成立了乡村合作公司——广水市创新管理服务有限公司,积极发展村级特色产业,先后组建了8个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,并争取到了湖北省电网电力公司试点的动光互补项目,形成蓝莓、黄金梨、桃子、苗木花卉、太空莲、甲鱼等六大特色产业,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占地2000余亩的神怡生态园,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“五圈十景”,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。刚才说了我们年轻人有些已经回流了,然后有部分的果农,包括养殖户,他们的收入也逐步在提高了,我们的村集体收入也在逐步稳步提升。

九派新闻:您觉得您这个提案距离推广和运用有多远的距离?

熊永俊:发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后,作为人大代表,通过调研掌握了实际情况以后,我们有责任将情况上报,并提出建议。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,尤其是农村产业本身属于较弱势产业,说心里这个事确实急不来,乡村振兴是个重大的庞大系统的工程。未来的十年、二十年,我们都需要抓乡村振兴,那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得起来的,但是我们始终也要抱有期许,持续努力。